工作动态
  • 辽阳市“红绿蓝”专项行动在辽阳县举办 4月12日,由辽阳市委组织部、市科协主办,辽阳市农技协、辽阳县委组织部、县科协承办的辽阳市“红绿蓝”专项行动在辽阳县汤泉谷生态园举办。此次专项行动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市县有关负责同志和省农科院部分专家出席活动,部分村书记、驻村书记,农事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及种植户、养殖户等120余人参加活动。 当下正处于春耕备耕关键节点,活动邀请省经济作物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果树研究所、淡水水产研究院有关专家,开展中药材及花卉种植、果蔬实用技术、淡水养殖技术等方面农技培训和技术咨询指导,并现场发放《农作物防灾减灾技术手册》《农业新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养殖)技术丛书》等农技书籍。活动还组织参观了辽宁汤泉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科普示范基地、辽阳县榛子协会等18家单位的科普产品展览。现场的种植户、养殖户纷纷表示,能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经验、咨询问题,受益匪浅。 本次“红绿蓝”专项行动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为引领,以科技赋能农业,将科技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农民,对于壮大辽阳市村级集体经济、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辽阳市科协供稿 李瑞春撰稿、摄影)
  • 阜新市举办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 4月17日,由阜新市人民政府、阜新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科学院、省农机学会支持的“阜新市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现场演示会”在阜蒙县阜新镇举办。阜新市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乡镇农机技术人员、农机专业合作社代表及农机大户等200余人参会。 省农机学会专家为与会人员作现场培训,重点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机具的选用及使用方法、适用作业模式及注意事项等,现场展示了机具作业过程和使用效果,并解答相关疑问。活动现场发放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资料500余份。来自康达、嘉禾美来、祥瑞农机、阜新东升等14家企业的20余台机具参会展示。 会议当天阵风达7~8级,现场扬起的尘土却极少,充分体现了保护性耕作模式防沙固土的效果。参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观摩和专家讲解,深入了解到该项技术模式在节约种地成本、提升粮食产量、防沙固土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将会在接下来的耕作中推广使用。 (辽宁省农机学会供稿 房强撰稿)
  • 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科普进校园启动 4月14日,由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组织委员会、数学周报社等共同主办,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辽宁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科普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小学举行。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辽宁教育出版社、沈阳市教育研究院、省内部分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及首批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基地校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活动为宫华等22人颁发辽宁省创新人才培养科技传播专家团科学传播专家聘书;为沈阳市浑南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等10所学校授予首批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科普基地校牌匾和证书;为4家组织单位代表授予“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证书。活动中,辽宁教育出版社向首批科普基地校捐赠科普读物;专家为基地校师生带来数学创新趣味科普体验环节。 目前,系列活动已推动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参与科普助力“双减”服务276次,服务学生61326人次,服务学校432所;开展科普助力“双减”活动72场,参与714193人次;出版科普读物16本,开发“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科普短视频1300余个。 下一步,研究会将联合有关单位,深入推进2023沈阳市青少年数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持续落实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培育计划,开展“数学创新应用趣味科普”“元宇宙与智慧城市建设”“中医药继承与发扬”主题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2023首届青少年数学创新嘉年华”特色公益科普活动等,进一步服务“双减”工作,促进辽宁科普事业发展,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供稿 雷添淇撰稿 阎晓宇摄影)
  • 第七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在丹东召开 4月12-13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大学、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辽东学院、丹东市科协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会议在丹东市召开。全国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37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原子光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辽东学院校长马殿荣等分别致辞。丹东市政府有关领导表示,仪器仪表是丹东市优势产业之一,是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之一,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搭建高能级平台、开展高水平科技攻关、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引育高层次人才等方面与丹东市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市委组织部有关人员作丹东人才政策推介,希望广纳英才、共谋发展。 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乐晓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买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香港大学孙红哲教授分别作专题报告,分享了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沿动向。 本届学术会议以“加强原始创新、培育光谱人才”为主要目标,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青年创新人才培育,增强基础学科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分析科学与相关领域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共举办了144个分会场报告,为原子光谱及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厂商等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丹东市科协供稿 李旭撰稿)
  • 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建平县科协开展“半亩地创新实验田”项目调研及培训活动 4月11日,建平县科协邀请辽宁省地方供电设施管理学会科技服务团专家对朱碌科镇刘杖子村、西科村等村落建立的“半亩地创新实验田”项目进行调研,并对农户进行现场培训。 专家组重点调研了实验田土壤成分、施肥用量、作物长势等相关情况,并为农户讲解大棚蔬菜栽培技术中的栽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注意事项。针对农户提问,专家组从现代农业科技角度给出指导性建议。 种植户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和交流,不仅学会了新的种植技术,还了解了当前种植行业现状,明确了今后种植方向,从而更有信心把地种好、把产业发展好。 建平县科协将继续依托科协系统人才技术优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咨询、实地技术培训等方式,促进科技兴农,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建平县科协供稿 孙静撰稿)
  • 丹东市科协举办院士专题报告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丹东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4月13日,丹东市科协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为丹东市有关机关干部作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专题报告。丹东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报告会上,江桂斌院士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碳中和与新能源发展”“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三个方面,结合国情、省情、市情,为市机关干部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科普报告。他表示,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和重点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密切关注气候、能源、低碳循环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江院士的报告辩证地阐述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机关干部进一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幸福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丹东市科协供稿 李旭撰稿)
  • 【主题教育】沈阳市科协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辽宁省委、沈阳市委工作要求,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质量启动、高标准推进,4月12日,沈阳市科协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主题教育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的状态、蓬勃的朝气开展主题教育。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及辽宁省委、沈阳市委工作要求上来。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深刻认识主题教育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进一步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确保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目标要求,高质量开展好主题教育。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会议要求,全市科协系统要围绕《沈阳市科协“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充分发挥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成效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紧紧围绕专项行动,推动科协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党组织紧扣“12+1”赛道开展“党建+专项行动”系列活动,打造“一党组织一品牌”项目;开展“联村共建促乡村振兴、联企共建促企业发展”专项行动;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理念;开展“党派我来的”温暖行动,持续开展社区科普大学活动,让“马上到、我来办”成为群众耳边最温暖的声音;开展好“强党建、创模范、谋发展”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科协职能优势,落实机关党建和中心工作有机融合,深化党建+营商环境建设、党建+“四服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会议强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市委工作安排部署要做到不打折扣、不降标准,切实把主题教育做好做实。 (沈阳市科协供稿 冯卓撰稿)
  • 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到省肿瘤医院调研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为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会员所在单位,4月10日,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调研组到辽宁省肿瘤医院开展工作调研。 调研组参观了医院门诊部、住院部、体检中心等重点科室,现场收听了住院部结直肠外科常规术后护理患教科普讲座、观摩了2023第七届天使科普竞技大赛,并详细了解医院科普工作开展情况。 省肿瘤医院党委高度重视科普工作,高质量开展主题宣讲会、科普讲座、健康义诊、科普大赛、学术报告等各类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癌症防控意识,助力推进健康辽宁建设。未来,医院将整合资源,创作更多易于公众接受和传播的科普作品。省科普作协将尽力为辽肿科普传播工作提供支持,为优秀科普作品搭建推广平台,拓宽传播渠道,最大化发挥科普效能。 (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供稿 李莉撰稿)
  • 省微生物学会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4月12日,辽宁省微生物学会组织食用菌领域专家,在凌源市三道河子镇开展香菇栽培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三道河子镇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专家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食用菌栽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从制棒、接种、出菇等栽培及管理关键技术,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培训图文并茂,直观易懂,互动频繁,为学员解答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培训结束后,专家们来到香菇大棚,现场指导种植户对出菇期香菇进行割膜和疏蕾的规范操作。专家表示,只有疏蕾与养棒相结合,才能使香菇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学会通过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充分发挥了省级学会专家资源优势及技术引领作用,有效助推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 (辽宁省微生物学会供稿 陈杰、孙翠焕撰稿)
  • 辽宁省化工学会赴企业调研 4月6日,辽宁省化工学会赴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调研企业技术需求。辽宁省化工学会、辽宁科技大学主要领导,沈阳工业大学有关领导,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和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学会领导介绍了学会发展、工作职责等相关情况及近期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并表示学会要把服务站工作做扎实,利用好专家库资源,精确解决企业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发挥好企业与高校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工艺、设备、技术等支持。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详细阐述了近期公司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希望在学会的帮助下尽快解决,使企业经营再创佳绩。 针对公司发展方向及生产技术提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交流讨论,提出宝贵建议。本次调研有效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联系,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 (辽宁省化工学会供稿 吴小川撰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