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全国科普日】辽宁省水利学会开展2023年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 在第20个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省水利学会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 9月21日,学会组织科普志愿者参观沈阳市水务事务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浑河管理部沈水湾管理所,并邀请相关负责人为大家介绍浑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和浑南拦河坝工程相关情况。随后,一行人来到船闸操作室,参观船只通过船闸的全过程。学会水文化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专家现场对我国及我省水资源现状、如何保护水资源及生活中怎样正确饮用水等方面作详细讲解。 全国科普日期间,学会通过“小鱼易连”视频会议系统和向各市水利学会、单位会员、乡镇水利站等单位邮寄科普宣传手册,宣传解读了《辽宁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地下水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在学会网站、微信公众号播放科普视频,在相关公共场所张贴海报、摆放宣传板等方式,积极宣传我省水利水务科技成果,解答公众关心的饮用水安全、污水处理、日常节水方式等问题。 学会将持续推进节水宣传、普法教育等活动,提升公众珍惜水、爱护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增进公众对水利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营造合理用水、科学节水、不浪费水资源的社会氛围。 (辽宁省水利学会供稿 陈媛媛撰稿)
  • 辽宁省水产学会完成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经中共泡泡捕鱼官网下载安装 科技社团委员会批复同意,9月23日,省水产学会在锦州渤海大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学会党支部书记周遵春同志代表中共辽宁省水产学会第一届支部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切实抓好重大教育实践活动、营造风清气正学术氛围、发挥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整体推进创建活动等六个方面对三年来的学会党建工作进行总结,并就今后如何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出具体要求。 会上,全体党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委员。 会后,支部党员及部分非党员理事来到辽沈战役纪念馆,与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开展“党建共建传承红色基因 协同交流凝聚奋进力量”主题教育实践研学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辽沈战役和全国解放战争史,参观者切实体会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践行初心使命,以奋进的姿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辽宁省水产学会供稿 李梦遥撰稿)  
  • 【全国科普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开展女性健康阳光家园科普活动 在第20个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9月22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诊疗中心携手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心脏病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举办女性健康阳光家园科普活动。 活动邀请锦州医大一院乳腺头颈肿瘤内科周鑫教授,为大家讲解乳腺疾病预防、筛查,乳腺癌的防治等科普知识。周教授特别提醒“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定期体检,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意识”。医院护士长进行了现场教学,演示并指导患者做乳腺上肢淋巴水肿防治康复操,并录制教学视频供其他患者学习。 专委会将联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诊疗中心持续开展阳光家园健康宣教活动,通过定期举办科普知识讲座、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等科普活动,为公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牛莹撰稿)
  • 辽宁省水产学会召开九届四次理事会议暨辽宁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学术报告会 9月23日,辽宁省水产学会在锦州渤海大学召开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议暨辽宁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学术报告会。 会上,学会主要领导代表第九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报告从“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推进党建强会”“搭建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学会凝聚力”等方面回顾了2023年以来学会工作情况,并部署了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 随后召开的辽宁省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学术报告会上,渤海大学教授李学鹏、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赵云鹏、大连民族大学教授姚子昂分别作《水产预制菜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污损生物对养殖网箱动力环境影响机制及其防控技术》《海藻酸性寡糖制备技术与活性研究》专题报告。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水产行业的绿色发展趋势以及辽宁水产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绿色发展的技术路线建议。参会理事纷纷表示,报告内容不仅拓展了视野,更在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方面带来启发,未来要坚持加快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渔业转变,为实现辽宁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辽宁省水产学会供稿 李梦遥撰稿)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组织召开“冷等离子体促烧伤创面修复”主题研讨会 9月16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损伤修复与组织重建专委会在沈阳医学院树人国际学院组织召开“冷等离子体促烧伤创面修复”主题研讨会。清华大学教授李和平、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刘定新等等离子体领域专家与树人国际学院科研团队以及北部战区总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相关领域一线医生参会讨论。 研讨会主要围绕冷等离子体在烧伤创面修复应用等内容展开。基于感染性烧伤创面的特点及发病机制,各团队从冷等离子体设备的研发调试、细胞及动物水平实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就已完成的抗菌及促愈实验进行了汇报分享。对于冷等离子体设备实际应用时产生的多项问题,与会专家经过积极沟通、热烈讨论,确定了设备的改进方向,并制定了后续应用研究方案。 研讨会在冷等离子体对烧伤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为设备研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架起了医工融合的桥梁,为冷等离子体设备临床转化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丛培芳撰稿)
  •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与丹东市第一医院建立科研合作 为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助力学科发展,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医用光波技术科技服务团和丹东市第一医院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签订合作协议,并成立学会服务站。 9月19日,在2023年丹东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上,双方举行签约仪式。学会有关领导代表科技服务团发言。 主场活动结束后,省科协有关同志、学会有关领导一行来到丹东市第一医院调研,并举行服务站授牌仪式。调研组参观了辽宁省肿瘤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TaiChiB“多模式一体化数码放射治疗系统”,详细了解医院的发展状况。学会针对医院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实验室建设的相关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并表示将协调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临床专家科研项目与丹东市第一医院对接,为医院科研注入新活力。 学会服务站的设立对市级医院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学会将和丹东市第一医院共同推广行业先进技术,攻坚关键性技术难题,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推动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领域的自主创新发展。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供稿 陶文静撰稿)
  • 【全国科普日】丹东市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 9月19日,丹东市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省科协有关同志出席活动。省科技馆领导,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县(市)区科协主席、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以及科技企业、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科普站、科普教育基地等单位的代表共240余人参加活动。 市委有关领导在致辞中表示, “全国科普日”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群众性科普活动,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重要载体。各级科协组织要认真组织、抓好实施,积极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要紧紧围绕实施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各项部署,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为东北振兴、辽宁振兴发挥优势,贡献力量。 与会领导和嘉宾为新成立的丹东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揭牌,并为20名丹东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颁发聘书。省级学会科技服务团与丹东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科普日活动期间,丹东市还将开展各县(市)区分场活动、纲要实施成员单位专题活动、系列科普联合行动及“云上科普日”等300余场活动,持续在全市营造浓厚的科普宣传氛围,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科普力量。 (丹东市科协供稿 郑雪撰稿 林乐健摄影)
  • 阜新市科协举办2023年全市科协系统干部培训班 9月21-22日,阜新市科协在阜新“三沟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举办2023年全市科协系统干部培训班。市县(区)科协全体机关干部、市级学会和高校科协专兼职人员、科技馆相关人员等参加培训。 市科协主要领导在开班仪式动员讲话中表示,新时代科协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科协“四服务”履职能力,推动科协工作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并对参训学员提出端正学习态度、严肃培训纪律、加强学习思考等要求。培训特邀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冯勃、渤海大学教授冯叙桥和省科协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作《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食品安全、营养与身体健康》《关于学会工作和会地科技合作的几点思考》《努力建好新时代泡泡捕鱼官网下载 》等专题辅导。全体参训人员还参观了“三沟精神”纪念馆。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课程内容充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培训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工作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推动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动力。(阜新市科协供稿 刘琳撰稿)
  • 【全国科普日】第五届世界数创系列活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启动 9月19日,2023全国科普日活动之第五届世界数创系列活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在东北大学启动。本届活动由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组委会、数学周报社、科普中国数学创新科普号等单位主办,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辽宁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承办。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等嘉宾,相关领域专家、教师代表等2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组委会主任、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马乾凯在致辞中表示,数学创新系列活动将立足现有基础,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教师、青少年的参与,在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方面积极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纵向衔接,推动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横向整合;以科普宣传为抓手,有效探索青少年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与新方法,服务“双减”工作,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现场还为“第十一届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特殊贡献奖”获奖单位和“第十一届青少年数学创新营特殊贡献奖”获奖个人颁奖。 系列活动将以培养科学精神、核心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突出时代性、科学性、融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点,陆续开展“第十二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2023青少年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论坛”“2023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科普进乡村”“2024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科普进校园”等十二项活动,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和创新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优秀青少年群体。 (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供稿 雷添淇撰稿)
  • 【全国科普日】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本溪市第十二届科普日活动启动 9月20日,由本溪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市科协承办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本溪市第十二届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望溪公园举行。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县区科协等20余家单位代表及社会公益组织“溪源爱心”“书香本溪”等爱心团队百余名科技志愿者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公民道德素养、应急预防(防灾减灾)、青少年科技创新、食品安全、营养健康、低碳环保、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科普展板,并为市民发放科普图书和宣传画册。市中心医院、何氏眼科医院科技志愿服务团队为广大市民开展免费咨询、诊查以及急救培训活动。 科普日活动期间,市科协还将组织全市各县区科协就科技创新、绿色环保、核能安全、智慧生活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为本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科普力量。 (本溪市科协供稿 闫莉撰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