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铁岭市科协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在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24日,铁岭市科协在铁岭县凡河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市、县两级4支科技志愿服务团队的20多名科技志愿者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科技志愿者们通过发放科普宣传资料、面对面咨询讲解等方式,向居民科普用电、用水以及火灾发生时的安全防护知识,同时讲解了反诈APP下载及使用、生活中反诈常识等居民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市科学馆科普大篷车工作队向居民展示了相关科普展品。现场发放科普宣传册300余份,环保购物袋200余个。 接下来,铁岭市科协将继续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和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契机,积极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科普宣传等特色示范活动,让科技魅力走到公众身边、走进公众心里。
  • 省细胞生物学学会项目入选沈抚医工交叉科技成果转化路演活动 5月24日,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受邀参加由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主办的“沈抚科创园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机构集中签约入驻暨首场医工交叉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学会申报的4个项目成功入选。 活动中,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细胞学研究与数字化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刘斌教授,学会人工智能鼻内镜微创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喉科白伟良教授,学会数字显微外科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与软组织修复重建外科梁海东教授,分别带来“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智能精准术前规划与导航”“高贴合度个性化乳腺肿瘤放疗补偿膜”“增强现实影像引导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机器人”和“三维可视化指导下软组织肿瘤切除及肢体重建”等四个项目。三位专家依次对项目的核心技术、运营情况以及未来技术转化方式进行讲解展示。现场评审围绕技术水平、行业情况、产业化前景等方面对项目逐一点评打分,并表示,这些路演项目特点突出、行业前景广阔、发展目标及路径清晰,代表了医疗创新的发展方向,未来可期。 下一步,学会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平台优势,不断挖掘科研成果,丰富成果转化源头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的形成发展。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建平县科协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活动 为加强建平县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近日,建平县科协在县人民公园开展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的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围绕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网络安全等内容开展宣传讲解,耐心细致回答公众提出的相关科普问题,并积极推广“科普中国” APP。现场发放科普资料300余份。 接下来,建平县科协将继续以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契机,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载体,营造讲科学爱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铁岭市科协到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 5月23日,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铁岭市科协到铁岭卫生职业学院走访慰问科技工作者,并与学院科技工作者代表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市科协有关领导向全院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对学院科协近几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市科协将继续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做好人才举荐、奖项申报等助力工作,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也希望学院继续支持科协工作,在科学普及、志愿服务方面加强合作。学院主要领导表示,将加强与市科协的沟通交流,发挥双方优势,共同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和相关科研活动,助力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成长。 座谈期间,双方还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普基地项目等方面展开讨论,学院科技工作者们踊跃发言,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铁岭市科协联合铁岭县科协组织开展“迎六一 ”主题科普活动 按照《辽宁省科协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办好公众科普活动,5月24日,铁岭市科协、铁岭县科协在铁岭县科技馆组织开展“迎六一 探索未知 创造未来”主题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为凡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演示科普展品。在探索宇宙科普板块,手指触碰电子显示屏可以生动地模拟航天飞机的起飞和运行,各种航天知识的展项和地外星球模型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宇宙的奥秘;在家居生活科普板块,孩子们通过地震来临时的逃生和自救体验,提高了防灾救护能力。科普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发放了100余份儿童节小礼物,鼓励大家学科学、用科学。 活动结束后,铁岭市、县两级科协及铁岭县科技馆有关负责同志就如何更好开展县级科学馆运行、更好发挥科普效能进行深入讨论。
  • 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召开第四届盛京变态学术会议 5月18日至19日,第四届盛京变态学术会议暨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过敏免疫学及免疫细胞治疗专委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变态反应相关领域专家学者25人进行学术分享,200余名从业者现场进行交流研讨,4000余人线上参会。 会议分享了过敏原免疫治疗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的若干问题、食物过敏原标签标识的法规、过敏原检测进展、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抗组胺药的临床使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等变态反应领域重难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过敏原检测组织两场专题会议,从不同视角系统阐述了相关理论、机制、应用,推动了相关研究成果的普及和推广。 会议还强调了基层数字过敏诊疗中心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为30余家医院进行基层数字过敏诊疗中心授牌。  
  • 省科协举办“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奖励申报”高级研修班 为庆祝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进一步强化联系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鼓励我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及科技人员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切实提高科技奖励申报水平,5月23日-25日,省科协联合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采用线上平台直播方式,举办“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奖励申报”高级研修班。来自省内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领域科技工作者1.6万余人次线上参加培训,还有部分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回放学习。 本次培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重点高校及行业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分享新时期科技奖励申报实务与典型案例,剖析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难点堵点,讲授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全流程管理体系、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市场化机制及科技金融、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校地、院(所)企科研项目合作路径创新及科研平台管理与运行等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为参训学员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路径,也为提升科技奖励申报工作水平提供了重要指导。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鞍山市台安县老科协组织农业专家指导温室棚菜生产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5月21日,鞍山市台安县老科协组织农业专家深入高力房镇温室棚菜种植区,调研红旗村棚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科技助力大棚蔬菜种植生产。 在集中连片的温室大棚内,茄子、西红柿、辣椒等十余种蔬菜已全部进入成熟期。教授级高级农艺师任百岩等农业老专家们走棚串户,一边了解作物生长情况,一边为菜农解答技术难题。针对当前农时特点,老专家们提出“要加强采摘期的棚菜管理,浇水时要特别注意天时,严控水量,严防潮湿过重”“随着气温升高,要加大通风量,夜间也要适当通风”“对病虫害要加强防治,喷洒药物要喷细喷全”等具体建议。 台安县老科协将进一步加强专家与农户间的互动联系,搭建高质量农民科普服务平台,更好地为广大农民办实事、解难题。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大连市旅顺口区老专家服务团开展樱桃生产新技术服务活动 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5月21日,大连市旅顺口区老科协组织老专家服务团,分别到大连天艺生态园和大连春城生态农业合作社樱桃果园基地开展樱桃生产新技术服务活动,指导樱桃新品种的种植,开展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应用推广。 在天艺生态园,正高级农艺师王占君为种植户讲解连动大棚的使用注意事项,并建议连动大棚樱桃采摘后,要及时补充磷肥,促进花芽分化,还就种植结构优化、树冠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春城生态农业合作社的果农们正在喷施富硒叶面肥,正高级农艺师宗绪和针对这一时期的作物特点,提出冲施鱼蛋白肥,转色期后冲施高钾肥,并再喷施一次富硒叶面肥的建议。宗老师还谈到,一周后樱桃将进入转色期,极有可能出现缩果现象,要做好“摘心”工作,适时追肥浇水,做好叶斑病、细菌及穿孔病、灰霉病等病害的防治,保证樱桃生产绿色、优质、高效。 旅顺口区老科协将继续组织老专家服务团,围绕农业生产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为实现当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贡献科技力量。
  • 辽宁省创新方法理论培训走进丹东 5月22日-24日,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来临之际,由泡泡捕鱼官网下载安装 主办,辽宁省科学技术馆、辽宁省创新方法研究会、丹东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2024年辽宁省创新方法理论培训班”在丹东举办。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增强企业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高校科技创新。丹东市科协组织全市20余家单位的60余名技术骨干参加培训。 培训特邀辽宁省创新方法讲师团讲师进行专题授课。专家们从TRIZ基本理论、创新思维等多方面展开论述;深入介绍了多种创新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剖析了创新方法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学员们认真学习了解创新方法的实用性、技术创新方法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方法和路径,以及如何在创新中突破惯性思维。现场互动频繁,学习气氛热烈。 下一步,辽宁省创新方法系列培训将持续开展,进一步培育企业、高校创新发展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创新人才队伍,为打造新时代“六地”增添科技创新动力。
Baidu
map